close

黑枕藍鶲繁殖觀察記    文/照片攝影:石明卿

照片一 照片一 

    春夏之際是許多留鳥的繁殖季節,春暖花開、萬物復甦,食物充沛,正是育雛的好季節。

    約在五月下旬,在北三棧觀察鳥類時,無意中發現黑枕藍鶲的巢,此巢築在茂密的樹林裏,正是黑枕藍鶲所喜歡的棲息環境,在離路約幾公尺的樹上,位在分叉的細枝中,距離地面高度約3公尺。築巢材料主要有乾草、植物纖維、青苔及蜘蛛絲等, (照片一 )。

照片二 照片二

照片三 照片三 

    5月23日首度觀察,看到親鳥在坐巢,應該是在孵蛋,由公鳥及母鳥輪流坐巢,大約半小時交替。有趣的是,公鳥及母鳥輪流坐巢時的方向剛好相反,我覺得至少應該有兩個作用,其一為擴大親鳥警戒的角度,其二為讓蛋的受溫更為均衡。其次也看到親鳥以嘴喙伸入巢裏,似在翻動巢中的蛋,其目的也是在使蛋的各面能平均受溫,以利孵化 (照片二、照片三)。

照片四 照片四 

    5月26日到楓林步道觀鳥,在佛興寺附近,很幸運的又看到黑枕藍鶲在坐巢,巢築在柚子樹分叉的細枝中間,離馬路非常近,離地約一個人的高度。同樣的觀察到公鳥及母鳥輪流孵蛋,大約20多分鐘交替一次 (照片四 )。

照片五 照片五     

    接連下了兩天的雨,一直到30日天氣放晴,才再度到福興觀察鳥巢,但是觀察了兩個小時,仍然不見親鳥回巢孵蛋,心想是不是親鳥棄巢了,原因不明。既然如此,我就仔細觀察巢內的情況,並拍照及測量。只見巢內只有一個蛋,長約2公分,最寬處約1.5公分,在鈍端的周圍,有一圈褐色粗粒狀斑。巢的直徑約6公分,高約7公分成杯狀 (照片五 )。

    北三棧的觀察持續進行著,6月3日上午觀察到親鳥啣食物餵雛鳥,而且還看到親鳥啣著蛋殼出巢,應該是另有一隻已經孵化。為了不干擾親鳥的育雛,筆者只是以望遠境在適當的距離,由下往上的角度觀察,所以無法看到巢內的情況。下午繼續觀察親鳥的餵食,已可見到雛鳥露出少許的頭部在愰動。

    6月5 日上午六點多開始觀察拍照,親鳥輪流啣著食物回巢餵食,餵食時可見到雛鳥伸出頭部張開嘴,接受親鳥的食物。餵食完後,親鳥仍會坐巢,以維持雛鳥的體溫。但此時蹲巢的位置,顯然的比開始孵蛋時的位置高出許多,明顯的是因為巢內的雛鳥日益成長的關係。

照片六 照片六 

照片七 照片七 

    6月8日上午的觀察,已完整的拍到餵食時,三隻雛鳥伸長的頭部,而且親鳥帶回的食物比之前大的許多,可見隨著雛鳥的長大,其食量也漸增。同時也觀察到親鳥會將雛鳥白色囊狀的排洩物攜出巢 (照片六、照片七)。

    6月10日上午在雨中觀察,雖然下著雨,親鳥仍然忙進忙出的帶回食物,而且頻率相當高,三隻雛鳥嗷嗷待哺,真是天下父母心。由於下著雨,我心裏在想,這三隻雛鳥是否會淋雨呢?仔細觀察之後,恍然大悟,原來在鳥巢上方,有幾層的葉片,就像雨傘一樣,正巧檔住了雨水,真是佩服親鳥在選擇巢位的用心和智慧。

照片八 照片八   

    6月13日上午8點多才抵達觀察,可惜晚了一步,到達時剛好看到最後一隻離巢的幼鳥,站在巢邊,在親鳥的呼引下,隨即跳到附近的樹枝上 (照片八)。三隻幼鳥已經完全的離巢,展開另一階段的生活。我在想,辛苦了一段時日的親鳥,應該鬆了一口氣,但是,也是另一個階段挑戰的開始。由6月3日觀察到親鳥啣出蛋殼,一直到幼鳥離巢,也就是從孵化到離巢,大約是10天的時間。

    此次,黑枕藍鶲繁殖的觀察,從5月23日開始到6月13日止歷經22天。詳細觀察記錄及拍攝孵蛋、育雛到離巢的過程及行為,雖然辛苦,但是非常值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alienbird 的頭像
    hualienbird

    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Wild Bird Society of Hualien

    hualienbi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